在实际使用多台服务器时,特别是团队合作时一个清晰且逻辑性强的云服务器命名规范对于提高效率、减少混淆至关重要。如果你有刷到过阳帆的代码直播,你会发现我们的主机命名其实非常乱,基本都是直接基于 hostname
的编写。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目前采用的几种高效的云服务器管理方法。
本人拥有的服务器远不如各位大佬的多,例如隔壁家里机场的米露大佬等,不过这些数量的服务器管理起来确实比较麻烦。下面我分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解决对策。
0x01 管理平台
以往我们可能是通过各类 SSH 程序连接到服务器进行运维,市面上没有几款集中的监控管理平台。幸运的是我找到了牧云的云主机平台,只需要一键命令即可添加新的服务器(服务器需要安装软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服务器都很顺手。
话说回来,对于习惯了 SSH 连接的人来说,我的推荐是 XTerminal(推荐码:liuzhen932
),但是请注意免费版没有云端同步。除此之外全平台通用的 openssh-client
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0x02 命名规范
就像上面提到的,我目前的命名规范是:[分组-]国家-类型-标识符(分组可以省略),下面来逐个分析一下:
- [分组-](可选): 我会通过添加分组前缀来区分具体的分组。当环境相对简单或过于复杂,这一部分是可以省略的。
- 国家: 这是服务器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国家代码,这样可以帮助我快速定位到特定地区的资源。
- 类型: 这部分是该服务器的虚拟化方式,我会按照
systemd-detect-virt
命令的结果如实填写。 - 标识符: 最后一部分通常是根据实际的服务商名称选取合适的缩写形式(不超过五个字符),用来区分同一类别下的不同实例。
这样说起来可能有点复杂,我们举几个例子:
- 一台位于家里云的 LXC 容器,命名为:
CN-LXC-gateway
- 一台阳帆的 DN42 骨干网机器,命名为:
DN42-JP-KVM-B1
(代表第一台骨干网机器) - 一台新加坡华为云的小鸡(35/年,爽了),命名为:
SG-KVM
- 一台韩国 LXC 超开小鸡,我们可以命名为:
KR-LXC
(请不要将 KR 写成 KP 了谢谢)
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我管理的环境中规模不断扩大时,我也能保持良好的组织性和可追溯性。
0x03 服务器监测
本人不愿意有过多人盯着我的状态页面看,所以我选择了 Beszel 作为服务器主动监测的方案,并配合使用 Uptime Kuma 实现服务监测。具体部署方案可以参考花火的这篇文章:Beszel:全新的服务器探针工具
0x04 组网?
目前仍然在使用 Tailscale 进行组网,这样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内网操作,同时配有 ACL 规则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人员管理。
0x05 结语
这篇文章是我赶工写出来的,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独特命名策略或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管理云服务器的经验,请随时在目前不存在的评论区与我交流,感谢阅读!